给力读书网 游戏竞技 开局一个掌中宇宙 第二百二十一章 接收

第二百二十一章 接收

(快捷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知道什么内幕消息?”

    叫七哥的立即回答:

    “内幕消息没有,但我知道这一次远征的决定颇为仓促,根本不像上一次远征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这么反常,我猜测领地是不是掌握了什么特殊情报确定这一次远征肯定有收获。”

    说到这七哥顿了一下,突然艾特了两个成员问道:

    “天心喵,这事你们永恒号角与钻石武力那边知不知道?”

    过了一会,一个头像是个大肥橘猫叫天心喵的回答道:

    “我们也是刚才知道,始源领那边并没有提前通知我们,我们也不知道终端出口星系那边发生了什么大变。”

    这时另一个他艾特的叫小居居的玩家回道:

    “这一点我可能知道一些,听说海星人在与吞噬蜂群的战场上再次大败,从英仙本部来的联军几乎全军覆没,始源领估计是收到这个消息,以为看到了机会,想出兵抢占海星人实力真空阶段留下的地盘。”

    “如果是这样倒是说得通,对了,如果是这样,你们两家就没有想法?”

    “是啊,趁机和始源领一起抢占地盘,扩大势力范围。”

    “有没有想法是上面的事,我一个中层做不了决定。”

    “那小居居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谁。”

    群聊一下子安静下来,似乎都在观望,但不论是七哥还是小居居这会都没有发言,过了好一会确定两人似乎走了,群里才重新活跃起来,基本上大家的发言都是在猜测始源领这一次行动能否成功之类。

    在公告发布的第二天,赵珂就收到了来自钻石武力与永恒号角各自发来的询问。

    非正式询问,仅仅是私下里询问,问他们是否有什么秘密渠道知道了什么机会,特别是永恒号角,还试探着询问始源领是否可以改变战略方向,再次出兵进攻海星人苍牙领主国,一举打通三大领地之间的通道。

    对他们的询问,赵珂早有准备,直接告诉他们自己有隐密的渠道收到了一个消息,海星人在通往终端出口星系这一边星域某个殖民地在吞噬蜂群的进攻下损失惨重,实力大降,他们想趁这个机会一举攻占这个殖民地。

    这并不是忽悠他们,而是在他们计划的这一条进攻线上,的确有一颗殖民地。

    至于有没有被吞噬蜂群打这并不重要,反正以这个领地肯定挡不住他们的兵锋。

    等李婉一路打过去的时候,方宁这边估计已经接收完远古堕落帝国的遗产,战星可能暂时还用不上,但其他战舰没问题,到时候两路夹击,在孤立星域主力全灭的海星人绝对挡不住。

    领地公告官宣,赵珂也不再做掩饰,立即调集领地舰队,开始为远征做准备。

    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远征在宣传力度上并不高,也没有对玩家允诺什么,这让玩家公会对这一次活动兴趣缺缺,极少有玩家报名参与这次行动。

    而在终端出口星系那边,随方宁出发的科研船队终于穿过了超空间航道进入星系,方宁第一时间召集随舰而行的三位领地首席科学家,分别是九级物理学家‘核心’,六级社会学家‘循环’,六级工程学家‘无限’,以及他们带领的三支科研团队。

    科研船队进入擎天堡核心控制中枢,第一步是接收远古堕落帝国留下的所有科技,这是最关键的。

    在群星这款文明游戏中,科技分类繁多,但总体只分三大类,分别是物理、社会与工程,每一种又细分更多小类。

    三位首席科学家一个是史诗智械,两个是光之仆从,都不是正常人类,特别是九级史诗智械物理学家,在这段时间正尝试着将自身核心改造成一个矩阵,如果能成功,他的意识将会与光之仆从的全矩阵连接,成为其一份子。

    到那时候,凭借先天条件加上全矩阵的支持,他的计算能力将会暴增n倍,其等级有很大可能会更进一步成为一名十级物理学家,到那时候就厉害了。

    别看九级与十级只差一级,但这一级是宛如天堑的一级,因为科学家的等级上限就是十级,不可能出现十一级的科学家,哪怕是神级文明的科学家也只有十级上限,区别在于模板。

    当然,级别上限是十级,但不代表所有科学家都能升到十级。

    一般来说普通模板上限五级,稀有模板上限八级,只有史诗模板才能升至十级,至于比史诗更高的模板,比史诗模板强的地方不是等级,等级上限固定了,而是

    这个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么说吧,在等级上限方面史诗模板已经到顶了,但在潜力,分析能力,理解方面等等还有更加强大的传说模板,乃至神话模板。

    也就是说,等级上限都一样,但在实际运工作中,传说模板的研究能力的确会更强,这属于隐藏的加强,不会在属性表中显示出来。

    最关键的是,在研究一些关键的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时,模板越高,越是容易在研究中灵光一闪,突然像顿悟一样研究出什么东西出来。

    就好比很多同样是科学家和牛顿一起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中,有的科学家会拿着苹果抬头看着树,通过角度与其他如重力之类参照物而精准的计算出这颗苹果有多重。

    也有科学家咬一口苹果,通过味道与水份以及苹果颜色光照等参照物计算出地里的土质参数。

    也有科学家在发现苹果是早熟后,通过一系列标准公式计算出今年苹果的行情,从而推测期货指数的涨跌等等。

    而牛顿与这些科学家的区别,则是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他考虑的是这颗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不是往天上掉?

    这个比喻不怎么严谨,但很能说明不同模板的区别,高级模板更容易察觉到更深奥的问题,体现在科学家身上,就是高模板科学家更容易研究或发现更高等的科学。

    最简单的说法,同样研究暗物质科技,传说模板的科学家绝对比史诗模板的科学家更容易研究出来。
(快捷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