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历史军事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第两百九十四章 大军出征

第两百九十四章 大军出征

(快捷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正文卷第两百九十四章大军出征宁武关以东五十里,红池口。

    秦川驻马红池口旁边的山梁上,皱眉望着由东边山谷行来的稀疏人群。

    “就这么点人?”看了片刻后,他忍不住问道。

    一旁的老黄点点头,叹了一口气:“俺和一帮子兄弟好说歹说,那里的老百姓就是不相信俺们,就是不相信建奴能打到墩县,就几个小村子的百姓愿意跟俺们过来避难,加起来还不到五百人。”

    秦川没往下追问,只把眉头皱得更深了。

    占领宁武关之后,他就派人出北边的朔州、山阴县还有东边墩县、代州等地,劝百姓们到他的地盘避难,或是尽快躲进大同镇城和忻州城、代州城等大城池里。

    愿意躲进大城池里的百姓倒是不少,朔州和山阴县一带的百姓,愿意到他地盘来避难的也不少,前前后后来了七八千人,主要是因为他在穷苦百姓中的名声很不错。

    投效他的那些明军当中,有些人的家眷就在朔州一带,这些人也基本都接过来了,共一万三千多人,有李顶梁和冯一龙率兵分批护送过来。

    但墩县和代州一带的百姓,愿意来避难的却少得可怜。

    其中原因,有老黄所说的,那里的百姓不相信建奴能打到他们那。

    毕竟宣大重兵云集,代州以北又有恒山天险和内长城,进出口只有宁武关、雁门关、大石口和平刑关,建奴很难越过这几个关口。

    另一个原因,应该是那些百姓不舍得扔下家产和田产。

    代州、墩县和忻州一带,是一条长条形的盆地,两侧和北边都是大山,山上的溪流众多,最终都汇聚到这条盆地里,又有滹沱河贯穿其中,使得盆地里的田地不缺水源,很是肥沃,拥有田地的百姓不少,就算是缙绅豪强的佃户,也能靠佃田养活一家。

    这种情况下,那片地界的百姓,都不舍得扔下田地翻山越岭跑到秦川的地盘。

    老黄带着数百关帝军忙活了一个月,才来了不到一千百姓。

    在山梁上看了一会,秦川便打马下山,不愿再费心思去管那些百姓了。

    他已经做得够多的了,还有更多也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如今,王继宗和文成他们也忙得屁滚尿流,连续一个多月都在各地奔波,安置百姓,建立民政体系等。

    各司的官员人数并不多,主要是因为秦川的地盘里缺乏读书人。

    占领晋西北后,边境倒是有不少被发配充军的朝廷官员、读书人、各行各业的人才,还有各种各样的工匠等,经过各司官员的招揽,这些人才绝大部分都归顺了,各司的人手得到大幅补充,但短时间内这些人还起不到多大作用,还要靠原来的官员。

    布置防务之余,秦川也一直在忙民政的事,好不容易梳理清楚之后,他才终于得空来一趟红池口。

    红池口位于云中山腹地,就在宁武关和墩县之间的一条山路上。

    所以,这里正在修建一座小型军堡,整座军堡周长只有一百步,高四丈,整座建筑就是一圈方方正正的城墙,也是一圈三层楼房,共九十个房间,可以驻扎五百兵力,军堡中间的空地就当校场。

    军堡建成之后,这里要驻扎一支关帝军,以防建奴抄山路进来劫掠。

    红池口以南二十五里处,也有一条由忻州通往宁武关的山路,地势最险要的阳武口也在建一座高四丈的墩台,建成后计划驻兵五十,借助地势抵挡一两千敌人不成问题。

    等这里的军堡和墩台修筑完成后,施工队还会沿着云中山南下,在静乐县一带通往忻州和阳曲的三条山路上,再修建两座墩台和一座小型军堡,彻底控制外界进入静乐县的通道。

    虽然往里面运送建筑材料很不容易,但秦川不缺劳动力,要把自己的地盘打造得固若金汤,就得舍得下本钱。

    这也是锻炼那几支施工队一千多工人的机会,让他们多积累点经验,为明年的河套攻略做技术积累。

    ……

    视察过红池口和阳武口工程之后,秦川便打马回宁武关,刚到关城,就见北边来了一小队骑兵。

    “大人,乌兰巴日他们回来了。”

    城头上,拿着望远镜的巴图冲城下大声喊道。

    “哦?”

    秦川脸色一喜,希冀地望着那队骑兵。

    前年秦川出关袭杀建奴时,收留的那数百察哈尔余部,已经在娄烦定居下来了,其中有近百青壮加入关帝军,秦川从中提拔了几个军官,还让巴图任虎豹营参将,其他的蒙人士兵则大多打散了分在其他各营。

    而且,秦川还挑了一些脑子机灵的、弓马本领很强的蒙人,给赵武训练成
(快捷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