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历史军事 辽东之虎 第六百五十七章

第六百五十七章

(快捷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事情是这样,前年有一位老妇人在路边摔倒。有个小伙子好心搀扶,结果呢……!小伙子被老妇人和她的儿子告了,说是小伙子故意撞倒的。结果,那糊涂县官就真的判小伙子赔偿。

    可怜小伙子一副善心,结果被讹了四枚银元。那县官还说,不是你撞的凭什么你去扶?

    自此之后,老人出门碰瓷儿的逐渐增多。现在百姓们看到您这年纪的,都得躲着走,惹不起!被讹上,对方就把老人送到那人家里。那家人就得好吃好喝好招待,生怕老人死在家里。最后,被讹的倾家荡产者大人有在。

    现在人都说,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民间谈老色变,甚至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结果因为没有及时救治死在路上的事情发生。”张煌言颇为惋惜的摇头。

    “这……,世风败坏如此,那县令该杀。”孙承宗须发虬张,一副要气得脑淤血前罩。

    “已经革了差事,可影响已经散了出去。再想挽回,那怎么可能。哎……!”张煌言叹了一口气。

    “一纸荒唐判决,让我大明道德水平倒退千年。真不知道,这样的官当年是科甲是怎么考上去的。”李枭有些愤愤。

    “当年科甲舞弊案层出不穷,甚至有约定门生的事情。只要在卷纸上做好了记号,无论写的怎么样都会被录取。最后逼得朝廷,不得不将卷纸糊名誊抄一遍。”深知大明官场舞弊的孙承宗,更加的无奈。

    “所以咱们大明要换……!”

    “二位!咱们是出来逛街的,不是让你们在水果店里面忧国忧民。您二位看看,那些人都用什么眼神儿瞧着。一会儿引起围观,我看这街您二位还怎么逛着。”李枭一边搀扶孙承宗,一边往边上努嘴。

    水果店占地并不大,也就百十平方的样子。百姓们纷纷扭头,傻子一样的看着眼前这两个老人。

    孙承宗和张煌言无奈,只能把眼神儿重新投到水果摊子上。这一看,还真不得了。

    “这是香蕉!这是……菠萝,这是芒果。这是什么,没见过。孙老您瞧瞧,这是啥?”张煌言也算是见多识广,居然没见过这里面的几种水果。

    “这几种,老夫也不认识。枭哥儿,你比老夫的见识大,你说说?”孙承宗很认真的看了看,好几样他也不认识。

    “这东西叫火龙果,里面有白瓤的还有红瓤的。吃起来没什么滋味儿,我是不怎么爱吃。这叫猕猴桃,里面也有籽,吃起来酸酸甜甜倒也可以。

    这玩意厉害了!”李枭走到一大堆榴莲前边,用手捂住鼻子。

    “这东西,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甜。妇人们最是喜欢这一口,您看看!”果然,李枭手指着一大坨带刺的东西前面,站了好几个妇人在挑选。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甜,那不就是臭豆腐吗?”孙承宗嘟囔了一句,对榴莲再无兴趣扭头就走。

    “真不明白,妇人们怎么喜欢吃这个。”张煌言看到一个小家碧玉模样的小姑娘,看到大人肯给自己买,欢喜的直拍巴掌。

    李枭也摇了摇头,其实他也不喜欢榴莲。

    水果店异彩纷呈,好多都是南方过来的水果。这种老百姓普遍需要的东西,其实才是利润最大的。看起来,艾虎生已经从这些方面开始着手。这是个很好的开端,水果这东西不是生活必须品。也关系不到国家生存大计!从这上面赚钱,比在农民身上刮油高明多了。

    这买卖,算是暴利中的暴利。李枭知道在爪哇吕宋一代,香蕉这东西长在树上根本没人喜欢吃。这玩意,除了当地的猴子,也只有大象喜欢吃一点儿。

    至于榴莲这种过于奔放的食品,李枭从没想过去了解,他觉得当地的猴子应该都不喜欢吃。

    只需要抓一些奴隶,让他们采摘这些水果。条件只不过是供他们吃几顿饱饭而已!

    对于大明来说,这几乎就是零成本。

    “没想到,没想到。随便街边的一处小店儿,居然就有种类繁多的水果售卖。老张你看看,这水果店里的人不少嘞。看起来,百姓们手里还是有富余钱财的。”孙承宗指着进进出出的人颇为欣慰。

    “不但是水果,天津卫的海产,也可以由火车运送到咱们京城里来。听说早上在海河码头那边装车,中午就到了京城。就是在最热的夏天,只要装上冰镇着,到了京城一样新鲜。这四九城里面,百姓们两百多年就没咋吃过海鲜。

    可现在您去城里转转,开了好多家海鲜馆子。鱼都是养在鱼缸里面的活鱼,想吃哪条你点哪条。听说东城那边,开了一家顺风海鲜。价格巨贵,出没的都是达官贵人,等闲人不敢踏足。”

    “哦!还有这样的地方,那可得看看。咱们仨在这大明朝,应该算达官贵人了吧。”孙承宗来了兴致,自己拍着胸脯打趣。

    “东城还远,您真要去就得叫马车。咱们还是沿街走走,好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还是好好看看民生。”

    几个人顺着街道走,街道边上没有摆摊的人,似乎是因为太冷的原因。所有小商小贩,全都搬进了屋子里。这让原本显得有些拥挤狭窄的街道,一下子宽敞起来。

    临街的买卖家,全都装了玻璃。走进去看时,头顶上都挂着电灯。可以想象,天黑之后这里一定是灯火通明。对于大明百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李枭有些估计不足。他还以为,大明百姓需要经过几年的适应,才会装上电灯。却没想到,仅仅两年时间,连胡同里面都出现了电线杆子。

    “这还只是普普通通的胡同,若是到了前门大栅栏,那场面一定更加火爆。”

    “冬天这样,可以想见夏天会是怎样的场景。我大明,真的繁荣喽。”

    “这还只是京城,如果我大明的城市都变成这样,老夫即便现在死了,也算是能闭上眼。死后见到大明历代皇帝,告诉他们,大明百姓现在活得很好。”
(快捷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