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历史军事 战国征途 第二七五章 扩军

第二七五章 扩军

(快捷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代郡的人口大量增加,而且获得了燕国的赔款,从匈奴那里缴获了大量的物资牲口,现在又基本打通了和齐国的商路,财务也十分宽松。因此扩军的各种条件也都已经俱备,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可以扩编一定数量的常规军队。

    首先是在云中、雁门、上谷三郡都各加一个军的兵力,做为留守地方的军队。虽然现在云中、雁门、上谷三郡各驻扎有一个军团,但军团并不是地方部队,一但有战事,就会立刻汇合集中。而地方上也就没有常规的守卫兵力了,只有代郡才有一支专门留守地方的军队。这几次战争之后,这个弱点也开始有些暴露,好在是这几次战争的对手并不强,才没有出现大问题。因此也有必要在每个郡都建立一个专门的留守军队。

    当然每个郡的留守军队在编制上仍然属于各郡的驻守军团统领,其实在上谷君就有一支留守军队,就是由老将黄崇统领,大约有三千人,就是属上谷军团统领的。而新建的这三个军的编制,仍怨都是五千人的满额,但不设后勤军队,但釆用步骑混编,二千骑军、三千步军。因此这支军队的主要职责侧重于驻守地方,平时维护地方的治安,采用步骑混编,更适合一些。

    当然,每个郡的留守军队由各郡的驻守军团自行招募,高原只是将编制和番号确定下来,云中、雁门、上谷三郡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将俘虏的匈奴人编制入军队中来,这也是高原早就己经计划好的事情。

    经过了两场对匈奴的战斗之后,现在代郡俘虏的匈奴**约在三万五六千左右,其中青壮年男孑约有七八千多人,而青壮年女孑则有一万三四千余人,其他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前期被俘虏的匈奴人主要是在雁门关做苦工,而从阴山俘虏的匈奴人则暂时关押起来。

    匈奴人本来就是尚武好战,全民皆兵,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是能够骑马,就是战士,而且几乎人人都能征善战。这样一批人用来当苦力显然是太lang废了,只有在战场上,他们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因此高原决定,将匈奴人,还有阿燃史乞沫、虎斑儿等这些草原民族的人单独组编成一军,为自己作战,这一支军队就交给姜桓武统领,而姜桓武也正式由千夫长晋升为可以独领一军的正将。

    而李瑛鸿也向高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想从匈奴妇女中选拔出一支女兵,直接由自己统领。现在李瑛鸿手下有韩秀蓉和武红凌这两员副将,还有女兵有三十多人,都是雁北村的村民,但李瑛鸿觉得人数太少了,組不成一支军队,而匈奴妇女也都是能打仗的,并不输于男孑,因此李瑛鸿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也希望真正拉扯起自己统领的军队来。

    高原听了李瑛鸿的打算之后,也一口答应下来,只是要求李瑛鸿对女兵的选拔标准不能降低,必须和男子一样,宁缺勿滥,毕竟组成军队就是要上战场的打仗,到了战场上,敌人可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对你手下留情的。

    这时己经接近年底,各地的修路、开渠等工程也都全部停工,匈奴苦工们都被带回到代郡安置。因此在决定好了之后,高原立刻下令,将所有的匈奴俘虏,以及阿燃史乞沫、虎斑儿等这些草原民族的人都招集到演武场上,自己和姜桓武一起对他们进行训话。

    高原和姜桓武站在高台上,阿燃史乞沫、虎斑儿等这些草原民族的人在台下的两侧,而匈奴站在高台前,黑压压的站了一大片,每一个人都盯着高台上的高原、姜桓武,心里却忐忑不安,不知到自已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因此也都不住小声议论,整个演武场上都是“嗡嗡”的声音。

    见人都到齐了,高原在高台上向前了两步,举了举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高声道:“你们这些人,都是在战争中被我们俘虏,按照草原上的规据,你们现在都是我的奴隶,你们的生死甴我决定,也许后面的一辈子,在做苦工中度过,一直到死为此。”

    这时高原又道:“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摆脱奴隶的身份,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就是成为我的士兵,并为我战斗,用你们的努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改变你们的命运,过上正常的生活。”
(快捷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